前段时间跟我爷爷通电话,爷爷从电视上书法频道听到了“取法乎上”这样一个词,问我知不知道这个词的出处。我顺手打开网页就开始百度,网上的说法大多是说出自《易经》,碰巧我看过《易经》,“取法乎上”明显就不是易经的语言风格,翻了原文确实没找到有这句。继续在网上查,又看到了别的说法,有的说是孔子教育学生的话,有的说出自《孙子兵法》,有说语出唐太宗《帝范》,也有说出自宋末诗词评论家严羽《沧浪诗话》。我对爷爷说这个词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说法,但是不是真有这说法也不敢确定,只好暂且相信网上的答案。后来回想起此事,总觉得如果自己不经考证把网上那出自易经的答案告诉爷爷,那爷爷一定是会翻易经查的,如若查不到,还是会怀疑自己的书是否是盗版的,以至于再花费精力在书上面,那我就犯了很大的错了;回过头来想想那说是出自易经的回答,或许是不懂装懂,也可能是随便一说,无奈人云亦云众口铄金,之后那些对答案点赞的人则是可以毫无成本的帮助错误的答案更广泛的传播出去了——谁让我们都觉得点赞多的就是对的呢?

        我想到以前一位老领导常讲的两个励志故事,一个故事是说日本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长跑运动员多次获得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人们问他成功的原因,这位运动员说他在赛前就会去熟悉比赛路线,在沿途用很多参照物作为目标,比赛的时候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冲向第一个目标,到达第一个目标后继续以百米速度跑向第二个目标,就这样跑完全程并且拿下冠军。另一个故事是说哈佛大学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目标威力”统计,百分之多少的人在毕业的时候目标明确,百分之多少目标不明确,多少年后看这些样本,成功人士多是当年目标明确的,而以前目标不明确的人以后也多碌碌无为。数字我记不住,但这个“哈佛目标威力”故事流传甚广,非常容易找到完全一致的文字表述。我想,编第一个故事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擅长跑步的人,不然也不会编出百米速度跑马拉松这么违背常理的荒谬故事。而后面这个故事,不管在哪里见到,文字表述都是出奇的一致,像是同一篇文字的反复复制粘贴,而且只是提到了哈佛大学并摆出了几个百分数,从来没有研究者姓名、发表的文章等等更细致描述。第一个故事必然是假的,第二个故事的真实性也有很大的疑问。这些年总有人喜欢烹出这样那样的励志鸡汤,虚构些励志故事,故事涉及的主题基本都是外国人、外国名校、外国科研机构,我想之所以这样或许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名有姓让人觉得很可信,而且哈佛剑桥在国人心中那总是最牛的,让人觉得这碗鸡汤很有营养;二是远离中国背景,这就使得鉴定这碗鸡汤真假的成本变的很高。细想来,鸡汤什么的还是走“别人家的孩子”的路数最有效啊!

        如果说鸡汤文通俗易懂的特质还留给人们质疑的空间的话,那涉及专业一点的东西就给对“确证”的“怀疑”加了一个很大的门槛。

        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日,这是一个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全球性活动,倡导人们在这一天的晚上八点半熄灯一小时,以唤起公众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我还记得读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因为响应“地球一小时”而在那个春日周末的夜晚把整个办公室的照明电闸给扳了。后来在网上看到一则说法,称“地球一小时”引发的集体熄灯会造成电网的损坏和更大的能源浪费。当时便心想难道是好心办了坏事?没过多久又见到果壳网谣言粉碎机一篇辟谣的文章“地球一小时”会损坏电网吗? 文章称“地球一小时”活动影响的用电量很有限,不至于对电力系统产生重大冲击,更不会对发电设备造成破坏,对此,文章中还加入了实验佐证,证实开关灯瞬间的电能消耗比一小时稳定发光要少得多。看到这篇文章顿时觉得心安了,作为一个看过两集Discovery自认为具备了那么点科学素养的人,我看到实验什么的立马就相信了。今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在几天前刚刚过去,我又从知乎上看到了一篇问答:“地球一小时”活动是否真的会对电网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导致其瘫痪?有电力工程师回答是会造成冲击的,我这时候又找到了前面提到的果壳网的那篇文章“地球一小时”会损坏电网吗?,发现文章下面已经多了两篇电力调度员的回复,列举了“低负荷投油稳燃”这样的专业术语和发供电原理,彰显出自己之专业的同时力证了我们的无知,并称电力系统十分复杂,不是果壳网自己做个实验就能分析出来的。看了这些回复之后我又懵了,长这么大了竟然不知道“低负荷稳燃”原理?我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之中,悲哀的不仅是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不仅是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关灯,更多的是因为我连该相信谁都不知道了,我很愿意相信行业内专业人士的分析,但又有那么一点担心,担心哪一天又降下一位大神,挥舞着大棒,把这结论再砸碎推翻。

        所以,在不熟悉的领域遇到争议时我愿意相信看上去最牛逼的答案,有公式有图表有参考文献逼真到看不懂的最好,但是过不多久总会冒出更牛逼的相反答案;后来我相信最广大人民的选择,结果评价最多的店铺也卖假货,支持最多的留言愤世嫉俗,票房最多的电影视觉疲劳,销量最多的汽车混动断轴;再后来我相信公知右派大V们的理想和情怀,到头来却发现上了虚假广告的当,并且还在为了维护偶像在我心中的形象自己跟自己较劲;最后想想还是认真学习坚决贯彻领导的讲话精神和指导思想吧,过了几天又看到新闻说领导被纪委的人带走了。

        原来我们人人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啊:因为喝下了鸡汤才觉察到了自己的饥饿,所以我们觉得鸡汤都是有营养的;因为看到了获赞最多的观点才知道了价值观走向,所以我们也纷纷站队点赞以示认同;因为佩服崇拜别人的牛逼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所以被秒成渣的我们爬起来拍拍土赶紧也伪装的很牛逼以掩饰自己的自卑。有人说,没这么严重的,说的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也基本锻造出了一套快速价值评判准则:

      点赞多的和点赞少的?好吧相信点赞多的!
      “百度知道”和“知乎”?好吧相信“知乎”的!
      “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好吧相信“维基百科”的!
      墙这边的和墙那边的?好吧相信墙那边的!

      50块钱的和80块钱的?好吧相信80块钱的!
      死了35人和死了53人?好吧相信死了53人的!

      不会致癌和会致癌?好吧相信会致癌的!
      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好吧相信最坏的……

      ……

        你问我有什么依据吗?我说没有。你问我那为什么这样选择?因为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和最从众的态度来推测着生活之中自己之外与社会相关的一切的。


      

        2015年4月7日